隨著季節賞花、採果,樂逍遙

這次,本刊特別規劃 32 條路線,帶領遊客走進農場田園,你可以融入情境參與各項活動,或是入境隨俗來一客農家餐或客家菜,穿梭於山城小鎮間,並聆聽在地人訴說他們的故事,讓這趟臺三線之旅不再是吃完就走、玩過就忘,而是充滿濃厚的人情和風土記憶。

  • 繡球花、桐花、魯冰花、枇杷、李子、桃子、梅子、草莓
  • 金針花、蓮花、阿勃勒、梨、紅龍果、水蜜桃、葡萄、楊桃、紅棗、仙草
  • 杭菊、梨、柚子、柿子、洛神、葡萄、紅龍果
  • 櫻花、桃花、李花、茶花、薰衣草、波斯菊、向日葵、油菜花、柑桔、草莓、金棗、柳丁、蜜棗
  • 木瓜、芭樂、檸檬、番茄

一點點的小知識

稍稍了解一下台灣農業旅遊吧

★ 什麼是「六級產業化」呢?

「六級產業化」這個名詞起源於日本,是以活絡農林漁業為宗旨,致力於協助農業轉型。簡單的說,就是將農業品(一級)X 農產加工(二級)X 產品販售(三級)=六級的產業發展模式。在這個相乘的概念公式下,可以增加生產者收益,讓農村產業升級,進而創造出更高的附加價值。

舉例來說,原本一座柿子果園,只是農夫從事勞動生產的場域,如今透過採果體驗、晒柿乾導覽、柿染手作等,結合自然、生態、文化具有教育意涵的活動,讓單純的農業生產休閒化。消費者不僅能了解生產者的辛勞,也對在地人文風土有更正確的認識,使得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,形成一個正向的良性循環。

★ 來說說「食農教育」吧!

自古以來,飲食與農業密不可分,從農作物的生產、收穫、處理,到成為餐桌上的料理,在農業時代裡大部分的家庭幾乎都是一手包辦,然而隨著工業化發展,人們與農業生產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,食物、農業和土地,似乎脫離了現代人們的生活。

近年來,食安問題引發人們對於飲食的重視,慢食運動、地產地銷、低碳飲食、從產地到餐桌等議題陸續被提起,其實這些理念,都能納入廣義的「食農教育」。而食農教育包含了農事體驗與飲食教育,經由親手參與而學習的體驗過程,找回人與食物的真正關係。像是認識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、了解各種在地季節作物、學習正確的飲食方式等,更重要的是,藉此讓人得以重新認識這塊土地,而對生產者、食物與環境抱持感恩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