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東可可的新奇旅程
可可樹的原生地是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叢林,是一種喜愛熱帶氣候的植物,適宜生長範圍以赤道為核心,大致到南與北緯20度之間。這些地區通常擁有溫暖濕潤的氣候,充足的雨水和高溫,提供理想的生長條件。因此,全球可可樹的種植範圍受限,主要分布在非洲、拉丁美洲,和東南亞等熱帶地區。
這些主要產區為全球提供了大部分的可可豆,也是巧克力產業的命脈。然而,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導致氣溫上升、乾旱頻仍,使得可可樹的生長環境受到嚴重影響,產量下降。尤其2024年初的產量縮減一度讓可可豆價格攀升,造成產業衝擊,連帶讓消費者面臨巧克力產品漲價的壓力。
百年前嘗試
較少人知道的是,台灣在21世紀的現在,也是可可豆的產地之一,而且品質受到肯定。台灣種植可可的歷史可追溯到1922年,當時日本人從印尼爪哇引進可可樹進行試種,希望在台灣也能培育出優質的可可豆。就連知名的食品企業森永製菓,也在創辦人親自來台考察下,於屏東和台東交界地帶開闢了可可園。
然而,台灣的氣候條件與爪哇畢竟還是不一樣,冬季的溫度偏低,且當時的農業技術相對落後,一些栽種過程的難題無法克服,因此試種成果並不理想,可可園也隨之荒廢。先前嘗試留下來最明顯的痕跡,是在台東往屏東的南迴公路舊線上,離縣界不遠處有個部落稱為「森永」。每次開車經過,都讓人想到甜甜的牛奶糖呢。
21世紀再出發
即便近百年前的嘗試失敗,可可卻在21世紀捲土重來,在屏東成為耀眼的新星。屏東向來是台灣的農業大縣,對於各種作物的栽種技術更新與嘗試總是不遺餘力。
2002年時,在水土保持的前提下,政府鼓勵原本種植檳榔的農民廢園,改種其它經濟作物。屏東農民們以此作為契機,開始在檳榔樹下試種可可樹。屏東的氣候條件配合檳榔園提供的陰涼環境,有利於可可樹的生長,檳榔與可可樹在同一塊土地上共生共存,成為當地農園中的一項特殊畫面。
有些農民原本只是抱持孤注一擲的心態,反正檳榔樹很高,與剛種下去的可可樹沒有太多衝突,或許等可可樹長高一點,再來決定檳榔樹的命運。不過後來人們發現屏東的環境對於種可可樹相當適合,且經濟價值更高於檳榔,於是掀起了「棄檳榔、改可可」的風潮。
於是,原本傳統的檳榔業,逐步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的可可產業。這項改變,也讓本來對於「回家種檳榔」沒什麼憧憬的年輕人感到有希望,成為吸引外出青年返鄉務農的機會,加速地方農業轉型且蓬勃發展。
除了當時農委會水保局的支持外,由於新興的可可園主要集中在屏東「六堆」客家鄉鎮帶,因此屏東縣政府的客家事務處也在幕後扮演推手,輔導可可農將客庄打造為巧克力王國。
除了在桃園由宏亞食品開設的「77巧克力共和國」,在館舍室內種植導覽用的可可樹之外,屏東很可能是全球可可樹果園分布位置最北邊的地區。
屏東可可獨家魅力
如今,屏東縣以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,成為台灣可可種植面積最大的縣市。目前栽種可可樹的面積超過300公頃,相關產業吸引超過百戶的農民投入,並孕育出三十多個獨具特色的巧克力品牌。從屏北的高樹鄉到南部的恆春半島,都可見到可可業的足跡,範圍遍布整個屏東縣。
不僅是量,值的部分也有亮點。原本只生長在中美洲的委內瑞拉與秘魯等地的Criollo(克里奧羅),是各種可可豆中的極品,但產量仔全球可可豆市場僅占3~5%,相對稀少且價格偏高。令人驚喜的是,屏東農民成功種出了Criollo可可豆,不僅豐富了台灣可可的品種,也為台灣的巧克力產業發展注入新機。
可可果從樹上採摘下來後,還需要讓可可豆經過發酵、乾燥、烘豆、碾碎、精煉研磨等一系列複雜的加工程序,才能成為我們熟悉的巧克力。而依照可可這項產業的特性,如果僅單純埋首於種植可可樹,那些採收下來但未經過加工處理的可可果,經濟效益相當有限。
而且就巧克力最終的風味而言,處理過程的每個步驟都會有關鍵性的影響。為讓屏東的可可產業更具競爭力,當地農民與產官學界積極合作,建立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。從可可樹的栽種、可可果的採收,到後續的加工、產品開發、行銷通路,都進行了系統性的規劃。
透過運銷合作社的整合,分散在各地的農民得以共享資源,共同面對市場。現代化的加工廠不僅解決了以往獨立集貨的困境,也提升了可可豆的加工品質。如今,合作社每年能處理超過250噸的可可果,為下游的巧克力加工產業提供穩定的原料供應。而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也設立仿GMP規格的可可加工廠,持續精進可可豆的加工技術,也為地方培育需要的人才。
屏東的可可後來崛起,在茶與咖啡之外,創造台灣飲品市場的另一黑金傳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