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一般人來說,「捕魚」似乎意味著一定得搭漁船出海,但其實站在海邊向海拔河,就有機會得到最新的漁獲喔!如今在新北金山與萬里、桃園新屋,與宜蘭頭城與壯圍海邊,仍有機會體驗這項民眾團結一心,即便不出海也能共享漁獲的捕魚方式。
倚繩分魚的牽罟傳統
牽罟是台灣、澎湖,與馬祖等地沿海早期常見的漁法,可能是兩百多年前從福建的漳泉一帶傳來。但這種傳統的捕魚方法在1960年代受漁船興起,以及漁村人口流失而逐漸沒落。
牽罟的作業方式,是由負責觀察的「罟手」在海邊看到有魚群後,會吹響海螺發出召集令。這時村落中的居民不分男女老少,便會放下手邊的事務齊聚到海邊。岸邊會有一艘舢舨,由船長在岸上焚香祭拜船頭,接著會帶著拖網出發,到海中適當距離後下網。一般的罟網本身大約有150公尺長(加上岸上的粗麻繩則約200公尺),在海面上有浮子、海面下有沉子,如此一來便可在水中形成沒有出路的網子。
接著等待時機成熟,便由岸上已分成左右兩列的村民「海腳」們(或稱「罟仔腳」們)隨指令一同出力,與大海進行一場拔河比賽,將網內的魚統統拉上岸。雖然魚網有孔洞,但下水之後加上魚獲與沉子的重量也十分可觀,如果人力不夠是收不了網的;大型的牽罟漁網,甚至可讓超過千人一同參與協力。因此這是需要大量人力合作的捕魚方法,也需要村落的高度向心力。如果人的力量不夠,或拖網的速度太慢,入網的魚就有機會跑掉;如果兩面收網速度不一,一邊收到快、另一邊收得慢,跑掉的魚可能就更多了。
事成之後,參與牽罟的村民不分性別與年齡,都可以分到魚獲,這就是傳統所稱的「倚繩分魚」。這樣的原則,確保了大家一同參與合作的默契。有趣的是,過去在海岸邊還有多組不同的牽罟團隊時,為避免不同聚落的民眾們聽錯了「集合令」,各組的螺聲還會有所區別呢!
北台灣的牽罟體驗
現今能見到的牽罟,多已轉為文化傳承與休閒體驗性質。在北台灣,包括新北的金山與萬里,以及桃園新屋海邊,都有舉辦牽罟體驗活動。
在新北市萬里區的加投活動中心(聖安宮)旁,在夏天5月到8月的部分周末(暑假幾乎每個周末),有規劃牽罟體驗,每次開放40人至100人參與,可向「金山漫遊」等平台報名。7月到9月也是「金山甘藷季」的季節,區公所會舉辦千人控窯等系列活動;民眾也可前往汪汪地瓜園親近土壤,或品嘗地瓜布丁蛋糕與紫薯霜淇淋等點心。
桃園的牽罟體驗活動是在新屋區的海邊,配合「世界海洋日」與「海客季」等大型活動舉辦。雖然不是時時都有牽罟體驗,但海洋客家休閒農業區在當地有一座常設的「海洋客家牽罟文化館」,讓民眾認識這項傳統漁法。
一般印象會覺得客家族群較常生活在丘陵與山林地帶,跟海的關係較不緊密。不過新屋卻是一座「海客」聚落,擁有全台唯一客家漁港的「永安漁港」。漁港旁的「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」設有「漁村客家故事館」,詳盡介紹了海客的文化,包括飲食、信仰,與語彙方面,都與山客有些不同的地方呢。
宜蘭牽罟還有多元農遊體驗
來到東海岸,據說當年隨著吳沙前往葛瑪蘭開墾的民眾,也將牽罟的魚法帶入東台灣,甚至遠到花蓮與台東都曾有其蹤影。但隨著漁船作業興起,牽罟也從宜蘭的海邊消失了約40年。如今,在宜蘭頭城的港口社區發展協會,以及壯圍的後埤社區與廍後社區,有提供牽罟體驗機會。
港口社區發展協會結合了社區耆老們的力量,如果遊客為集合30人以上的團體,在每年4月到10月間可向發展協會接洽,於烏石鼻港北側的港澳海灘提供客製化活動。遊客參與牽罟活動的過程,還可同時欣賞龜山島與碧海藍天的景致。
當地的「新港澳休閒農業區」是全台唯一涵蓋農業及漁業之休閒農業區,推廣結合山海特點的各種農漁體驗。鄰近的頭城休閒農場更有豐富的採果、水稻插秧、親近可愛動物,與生態觀察等農遊活動。濱海公路沿途的梗枋漁港、大溪漁港,與烏石漁港,則為採買魚貨與就近品嘗海鮮的好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