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墘休閒農業區
介紹
台南市下營區的營墘休閒農業區於2025年1月8日獲農業部正式劃定,並於同年3月5日舉行揭牌儀式。此區域總面積594.36公頃,西邊以台19甲鵝肉公路為界,東至南63線區道(又稱南北古官道)。區內匯集了超過三百年歷史的茅港尾天后宮和觀音寺等文化古蹟,同時包含中營、紅厝、甲中、賀建等農村再生社區。營墘休閒農業區不僅擁有豐富的農業生產資源與生態休閒環境,還保存了獨特的農村風貌和深厚的歷史文化
歷史淵源
下營區開發歷史悠久,可追溯至荷蘭統治時期,熱蘭遮城日誌中就有記載下營的舊名「茅尾港」。明鄭時期,軍民沿著茅尾港四週開始紮營落腳,故又名「海墘營」。全區面積有33.53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約2200公頃,人口約兩萬多人。
農業特色
• 下營新四寶:以鵝肉、黑豆、桑葚、文旦聞名,是台南優質農產區。
• 友善生產與永續發展:區內業者致力於友善生產、永續發展與食農教育三大主題,共同推動產業升級與品牌塑造。
• 有機認證:多家農場已取得有機認證,包括惠生泉有機菇場、有宥鈞有機柚園、旺旺自然有機果園、薯來寶、廣春紀念農場及金禾佳自然農場等。
區內特色場域業者
已通過農遊特色場域認證的業者
1. 白鵝生態教育農場
2. 弘昌碾米廠
3. 一畝田香草莊園
4. 惠生泉有機菇場
已通過有機認證的業者
1. 惠生泉有機菇場
2. 宥鈞有機柚園
3. 旺旺自然有機果園
4. 薯來寶
5. 廣春紀念農場
6. 金禾佳自然農場
發展願景
營墘休閒農業區以「豐榮下營.食育瑰寶」為經營理念,由下營觀光休閒農業協會黃茂容理事長帶領休區業者共同推動:
• 食農教育推廣:打造大台南食農教育瑰寶,發展為全國食農教育友善重要基地
• 農遊體驗提升:開發休閒農業體驗活動、套裝遊程、食農教育課程
• 生態保育重視:推動ESG永續農遊
• 產業轉型升級:帶動地方傳統農業轉型,再造產業創生活力
• 區域合作發展:推動台南平原綠色農遊軸帶/翠綠悠然區域農遊軸帶,發展綠色療育遊程
遊憩資源
遊客可在營墘休閒農業區體驗優質多元的食農特色資源,包含稻米、黑豆、文旦、香草、白鵝、桑椹、有機菇類,以及友善的鵝肉及香草特色餐點等,享受寓教於樂的旅遊行程,同時在下營留下深刻的情感連結。營墘休閒農業區歡迎各地遊客前來感受下營友善農村濃濃的人情味,體驗快意慢活兼具的休閒農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