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臺南 後壁

菁寮無米樂社區

菁寮無米樂社區

台南市後壁區「菁寮庄」名稱沿革:清朝時屬台灣府嘉義縣下茄苳北堡,由於此地人民大都種植「青仔」(一種染料樹),因產量豐富,人民生活獲得改善,為促使普遍種植因此取名「青仔寮」即是「菁寮庄」地名。而且當時是南北交通動線與生活重心位置,即是興盛的鹽水港聚落,貨物往諸羅縣運輸,與銷售必經的中繼站「菁寮庄」,亦是鄰近聚落發展經濟最早的庄堡。
菁寮北勢街~嫁妝老街
在清末到民國50年代,當地不只以藍染(清末民初)和稻田農作及草編製品帶動繁榮外,更發展出早期阿公阿嬤的嫁妝品興盛的商店街林立,每種行業皆有數家以上,如:金飾店、囍餅舖、西服店、布行、棉被店、禮服店、皮鞋店、腳踏車店、傢俱工廠、酒家、茶室、飲食館、販仔間(旅社)、碾米廠、鐘錶店、美容院、冰果部、理髮廳、打鐵店、鉛桶店,木桶製作店、五榖雜糧店、戲院、野台戲、西醫診療所、中藥舖、家庭五金行、雜貨店、百貨行、柑仔店、磚廠、蓋屋包商、大型菜市場、信用組合會社、輕便車道、公共澡堂、應有盡有。 菁寮農村,經過世代老農民散發出來的憨厚人情味,以代代相傳的堅毅生命力,守護台灣最後一塊綠油油淨土的精神,和在地子弟感人肺腑的親情延續,娓娓道來真情流露的故事,來發掘自己社區的真善美樸,也浸染了來此尋幽攬勝的遊客。
菁寮農村追求真正的卓越,請大家多多鼓舞與打氣,在老農民社區裡,老中青少世代交替中,社區由下往上的社造,一步步自主性發展及鼓勵自費投資在地產業,開發農村文創觀光事業,開拓貧瘠農村經濟,創造在地就業機會,留住在地青壯年所努力的痕跡,將祖先所留下來的老舊文化資產,一代接一代的永續經營,讓菁寮庄發光發熱。
菁寮聚落在2005年全台播出「無米樂」紀錄片,造成崑濱伯夫婦與煌明伯及文林伯的高知名度,黃永全社規師也因此帶動社區轉型為農村文化觀光,一步一步地建立菁寮聚落的「人」、「文」、「地」、「產」、「景」資源與推動關懷老人的職責。社區居民自費自主的出錢出力,為故鄉勾勒出美麗家園的藍圖,以及大家開會漸漸凝聚共識,將菁寮農村生活文化轉型為文化觀光,農村再生,一分農地的內造社會企業的大目標,帶動貧瘠老舊農村的文化觀光經濟效益,歡迎大家一起來。

活力新農村-第015集 藝術農村知性之旅
以米聞名的台南後壁的無米樂社區,曾經以無米樂記錄片聞名至今,社區還保存著良好的文化產物,如今有多達10多間的早期文物館,還有社區阿嬤的編製工作坊,讓人體驗農村樂活行!而當地古色古香的裝潢,也成為熱門的拍片場景。

旅客評價 (Google Map)

4.1
黃振 豐
本週

可以去走走的景點,可以享受割稻飯,只是店家吃飯的地方沒有空調,夏天的話保證吃的滿身大汗

黃振 豐
3 週前

從小生活長大的鄉村,因為無米樂崑明伯以及俗女養成記而開始讓大家注意到這個地方,鄉村保留了許多古蹟與特色鄉村氣息,腹地廣泛,老街有古蹟的中藥行,還有傳統的腳踏車店,古法釀造的醬油,傳統的踩高蹺與吊汽水瓶童玩,老街的頭段,有傳統鐘錶行,與傳統棉被製作;老街的尾端再過去,有傳統的去除米糠展示機,隨著負責人的年紀漸增與時代的變化,這些店慢慢地不再運作,只留下回憶的軌跡,小時候可是真實而熱鬧地存在著呢! 除了老街之外,較遠處還有俗女養成記第二季拍攝景點,不定期還有嫁妝一牛車遊行,有閒情逸致可以留許多時間慢活體驗鄉村的美,歡迎大家來這裡看看 也可以體驗鄉下樸實的米香、米餅、香蕉清冰、紅豆餅、米麵包、割稻飯、傳統大餅

hank
1 個月前

古色古香的鄉村,很多歷史味道的古厝 ,阿公阿嬤都沒穿鞋子,很特別。 更特別的是有一位年輕有為的小販一路推銷一路拿著餅乾努力推銷,很勤奮。

貓貓恆瑜泰國人真心都很可愛呢,我離開泰國時還留下台泰友好謝謝他們永遠友好
1 個月前

台南真是充滿愛,與各種獨特美好、情感故事的地方。我很喜歡傳統獨樹一格的東西,在這裡可以找到很多我喜歡的飾品和食物,還有不管是店家還是攤販,都相當親切友善,一種獨有的美好,買了超喜歡漂亮可愛的玩偶洋娃娃,攤販奶奶還送了我小禮物奶奶也太好了吧❤️❤️❤️❤️❤️在這裡就像回到家裡,會想常常來這裡,希望大家一起珍惜維護這份美好。特別分享無米樂紀錄片中煌明伯、崑濱伯真情流露的片段,我們台灣人不要忘了更不要辜負,他們帶給我們的感動。 【引用】我們這代的人最苦,從十幾歲拚到現在還在拚,我就是沒有那種命,看著土地捨不得怎麼辦,我能吃到一百歲拚到一百歲嗎,種到最後一口氣就隨它去了。 這些鳥吃我們那麼多稻子,為什麼不能抓鳥,你們這些吃頭路的難道都不知道農人的辛苦嘛!土地就像愛人,你愛漂亮我就買口紅給你;土地雖然不會講話,但巡著巡著,就會知道土地需要什麼,這塊土地養育我們,是我們生命的源頭。 晚上十一點割稻,下起雨稻子倒了就沒收成,農民真的靠天吃飯,稻子濕要被嫌棄壓低稻米成本,反正農民賠錢無所謂不能賠了生意人,收割只夠成本,農民走到這步也倒了,讓它放著長草,土地也不像土地了,任由土地荒蕪,心裡也捨不得。 稻子這麼漂亮這麼便宜,真的很捨不得,農人真的很不值得,雖然讓老天爺捉弄,但還是很珍惜稻子,不會因為便宜就不努力照顧稻子,因為稻米是祖先留下來的,我們也是吃米長大的,一粒稻米要流好幾滴汗水。生活艱難還是照樣過活安靜過活,現在一期稻作收割了,扣掉成本大概賺七萬多塊,需要努力四五個月我們倆夫妻,農人要賺點錢艱苦受苦喔,還要拜老天爺土地公,就不知道老天爺是否有聽到農人的祈禱啊! 儘管如此,2006年崑濱伯種的米得到全國冠軍,他將一百萬元獎金捐出,成立無米樂基金會,推廣農業。 感謝崑濱伯、煌明伯敬天愛人,樂天知命愛鄉愛土,正港台灣人表率!台灣人我們繼續守護下去。❤️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
海嘯強尼的墾荒記行
8 個月前

快消失的文化與稻米聚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