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鶴休閒農業區,民國89年成立,面積約為650公頃;位於瑞穗鄉南端,南與玉里鎮交界,北與紅葉溪為鄰,東鄰秀姑巒溪,西鄰中央山脈與萬榮鄉接壤,為一河階臺地地形,全區為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山坡地。
「舞鶴」名稱,從馬立雲(音Maibol、Maivuru)的音轉化而來,舞鶴的日文為まいづる (Maizuru)。舞鶴台地的舊地名是掃叭,而馬立雲部落則是為數不多的撒奇萊雅族聚居地。
花蓮縣瑞穗鄉舞鶴休閒農業區的範圍包括舞鶴台地及瑞穗牧場。舞鶴台地位在秀姑巒溪與紅葉溪匯流處,在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推擠隆升形成現今的台地地形,台地表面的礫石很容易會被風化淋蝕形成富含氧化鐵的紅色土壤,排水性良好並含有豐富的鐵質。此地也同時是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,日治時期看中此地的氣候適宜,大量種植阿拉比卡樹種的咖啡。
直至1970年代,政府推廣種植茶葉,大批的西部人也跟著進駐。地理環境的優越、鄰近秀姑巒溪的純淨水資源,加上土壤與緯度的先天優勢,讓這裡的茶、農作物,備受呵護的成長,更成為花東縱谷數一數二的特色。豐富的地理景觀,經常令初到此地的遊客目不暇給,再加上怡人的氣候,也孕育了當地極富區域特色。舞鶴地區特產的「天鶴茶」,芳香甘醇,遠近馳名;天鶴茶包含了「蜜香紅茶」—茶菁原料皆須受小綠葉蟬吸食,因此為維持環境生態平衡,茶園以不噴或少噴農藥為其特色,帶有明顯之「蜜香」(或稱蜓仔氣)的風味;以及「柚花茶」—採擷一年才綻開一次的新鮮柚花與茶葉共同烘培而成。
舊稱「掃叭頂」的舞鶴台地,產業豐富,也擁有精采的人文歷史,矗立於台地上有「千年石柱」之譽的掃叭石柱,高六公尺,為卑南巨石文化遺跡,阿美族人視為聖石,也是花蓮重要的史前遺址。舞鶴台地有座北迴歸線標誌碑,全球十六個北迴歸線經過的北半球國家,總共建有九座北迴歸線標誌碑,其中臺灣就占三座,而且花蓮就擁有兩座,成為休閒旅遊的重要景點。在往瑞穗牧場的通路,經過鐵路涵洞,接著左轉岔路後彎進去,便會抵達舞鶴號誌站,1982年為舞鶴車站,2005年改設為舞鶴號誌站,2017年9月新自強隧道通車後裁撤,現存東拓小型站房、雙線路軌,以及舊自強隧道遺址。
除了茶香之外,現在的舞鶴休閒農業區還洋溢著咖啡香。儘管舞鶴村以天鶴茶廣為人知,但在日據時期,舞鶴臺地卻是產咖啡的地方。近年來,舞鶴村民找回日據時代的咖啡產業,結合現有的咖啡創意,打出「舞鶴咖啡」的新品牌。
園區內的瑞穗牧場是座具有規模的酪農牧場,統一食品公司鑑於該產銷班的乳品品質與產量達相當水準,遂與訂定契約共同創立「統一瑞穗鮮乳」。此外,水土保持局所建設的水土保持戶外教室,不僅可瞭解茶葉的品種,同時透過解說還可認識舞鶴區內還有瑞穗溫泉區可以泡湯,瑞穗溫泉發源於紅葉溪上游,和紅葉溫泉及安通溫泉號稱花東縱谷三大知名溫泉區,泉水則是屬於碳酸泉,是全國唯一的碳酸鹽泉,因含豐富的鐵、鋇等礦質,水質呈現並鏽黃或鏽紅色,因此只能泡湯不能飲用。來舞鶴休閒農業區,除欣賞縱谷秀麗風景外,還可品茗、喝咖啡、嚐鮮乳、泡溫泉,水土保持戶外教室更具有教育意義,適合全家大小同樂。
花蓮縣瑞穗鄉舞鶴休閒農業區的範圍包括舞鶴台地及瑞穗牧場,此地舊稱掃叭台地,位於紅葉溪與秀姑巒溪的匯流處。日據時代,日本住田株式會社來此開闢,並全面種植咖啡樹,卻因蟻禍而終止咖啡種植事業。
民國62年,來自桃園的農民至此買地開始種植茶樹,由於此處屬台地地形、排水良好、土壤偏酸性,加上水氣豐沛,極適合茶葉生長,透過縣政府的大力輔導推廣,已有相當成效,以金萱、青心烏龍、台茶12、13號、大葉烏龍等品種為主,品質極佳,於民國68年由行政院農業發展協會主任委員李崇道博士命名為「天鶴茶」。近年來更研發出蜜香紅茶、紅玉,獲得2006世界金牌獎及2007十大經典茗茶的殊榮。
遊覽景點
1. 舞鶴台地
舞鶴台地位在秀姑巒溪與紅葉溪匯流處,在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推擠隆升形成現今的台地地形,台地表面的礫石很容易會被風化淋蝕形成富含氧化鐵的紅色土壤,排水性良好並含有豐富的鐵質。
2. 舞鶴觀光茶區/天鶴茶
位在舞鶴台地上,紅色土壤富含氧化鐵、排水性良好。此地也同時是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,優越的地理環境、純淨水資源,加上土壤與緯度的先天優勢,讓這裡的茶,備受呵護的成長,更成為花東縱谷數一數二的特色。
「天鶴茶」是為瑞穗舞鶴茶區的產地標章,又以產區內的「蜜香紅茶」以及「柚花茶」最為出名。
「蜜香紅茶」屬於全發酵茶。茶菁原料受小綠葉蟬吸食,使之帶有明顯之蜜香。茶園須為重視生態或有機的栽培方式經營。
「柚花茶」屬於部分發酵茶。採擷一年只綻放一次的柚花茶與烏龍一起烘焙。使花香沁入春茶,留著整個縱谷的春日。
3. 掃叭石柱
矗立於台地上有「千年石柱」之譽的掃叭石柱,高六公尺,為卑南巨石文化遺跡,阿美族人視為聖石,也是花蓮重要的史前遺址。
Satokoay為阿美語,Satoko(發音:撤肚固)傳說原為木質的家屋主柱,後來才變成石頭的大石柱;ay(發音:愛)則為所在之處;因此Satokoay為當地阿美人相傳的「家屋主柱的所在之處」,也是祖靈所在的神聖之地。
根據部落的口述歷史這裡是阿美族Kalala祖先Nakaw及Sira的居所。依據祖先流傳下來的傳統,在蓋新房屋的時候都要念咒語祭文(mito^sil),唱合之間也要一致。在當時族人們很快的將第一根柱子立起來,要立第二根柱子時,突遭受外族襲擊,族人為了退敵暫時將工作放下,等事件平息後再繼續立柱時,中斷咒語祭文的族人無論怎麼念唱都不對,始終無法銜接上前段的咒語祭文,柱子再也立不起來。
隨即烏雲密布、暗無天日、沙塵蔽天、狂風驟雨……直到大地恢復平靜。族人發現所有的生活物品用具全部變成了石頭,連木頭柱子也變成了石柱子。故Kalala的族人自古以來每到豐年祭(ilisin)或豐年祭前,必定先來Satokoay這裡告慰祖靈,向祖靈獻上祭儀。(資料來源: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)
4. 北回歸線標誌公園
北回歸線是太陽在北半球所能直射到距離赤道最遠的位置,位在北緯23.5度。北回歸線公園內設有一個白色八爪日咎造型的標誌,四周還立有分別代表通西南北的象徵桶觀天象的代表動,每象也代表這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變化。
5. 舞鶴水土保持戶外教室
舞鶴水土保持戶外教室是利用大自然優美而且多樣性的環境資源,藉由水土保持設施與專業人員適當的課程規劃、協助及引導,陪伴社會大眾、學生及各種團體認識水土保持之於人類與自然的重要性。提供參與者親近、探索及體驗自然奧秘與深層價值,並能逐漸了解、欣賞、尊重及保護自然的一個自然場所。
6.舞鶴車站/舊自強隧道
在往瑞穗牧場的通路,經過鐵路涵洞,接著左轉岔路後彎進去,便會抵達舞鶴號誌站,1982年為舞鶴車站,2005年改設為舞鶴號誌站,2017年9月新自強隧道通車後裁撤,現存東拓小型站房、雙線路軌,以及舊自強隧道遺址。(照片:掃叭隧道北口,1930,黃家榮)
交通方式
交通方式為火車+客運、開車以及腳踏車。
1122 花蓮火車站 ─ 瑞穗
花蓮、吉安分局、南華車站、志學、壽豐、豐田、溪口、林榮、南平、鳳林、榮民總醫院、萬榮、光復、大富、富源、瑞北、瑞穗
1137 光復 ─ 富里
光復、大富、富源、瑞北、瑞穗、馬立雲、舞鶴、三民、大禹、玉里、安通、東里、東竹、富里
1142 光復 ─ 玉里
光復、大富、富源、瑞北、瑞穗、馬立雲、舞鶴、三民、大禹、玉里
2020年瑞穗「幸福巴士」共有4條固定路線,路線1「鄉公所至富興村辦公處」、路線2「鄉公所至奇美村辦公處」、路線3「鄉公所至鶴岡村辦公處(有經過梧繞聚會所)、路線4「鄉公所至舞鶴村迦納納部落;此外,也提供奇美、富興、鶴岡與舞鶴迦納納部落民眾預約搭乘,建議在3天前提早電洽瑞穗鄉公所辦理預約搭乘。
相關影片
舞鶴休閒農業區 農遊小影片
舞鶴休閒農業區